地址(总部):郑州市花园路信息产业厅1708室
电话:0371-60916360
手机:15003999123
室外空气正变得越来越浑浊 开窗还是不开窗变的让人纠结
“开窗通风,百病灭踪”
正如这句民间谚语所说,开窗通风是预防疾病、阻断病源的有效途径,一直以来,大多数市民也有清晨早起,开窗透气的生活习惯。然而随着市民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认知度不断加深,糟糕的室外空气环境让何时开窗通风、甚至开窗是否合适均成了疑问。
开窗与不开窗的悖论
众所周知,今年五一,上海空气污染指数一度跃至临界值,成为重度污染城市,而端午前夕也拉响了霾警报,盖上轻度污染的标记。上海从6月开始每天实行空气质量滚动播报,告知居民室外环境情况以做健康防范。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。
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天空,正变得越来越浑浊。打开窗,我们会受到各类可吸入颗粒物的戕害。国际上以PM2.5为隔绝标准,即直径小于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,这种污染物可沉积在肺中,诱发肺炎、肺癌等疾病。数据显示,全球PM2.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、华东、华中,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,甚至高于撒哈拉沙漠。
而中国标准是PM10,它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,引起刺激过敏。虽然各界希望遵循国际指标,但国内并未将PM2.5强制纳入常规监测项目。
有研究表明,空气中PM10指标的浓度每增加10μg/立方米,人类的死亡率将增加0.8-1%;空气中PM2.5指标的浓度每增加10μg/立方米,人类的死亡率将增加1.5%!
但是,若不开窗,则普通室内环境更不允许。
人有80%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,孩童和老人在室内的时间会更多一些,甚至可以达到95%。室内空气除了颗粒物污染外,VOC污染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严重问题,VOC中包含300多种物质。其中,人们熟悉的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物质,人在一定甲醛浓度中暴露会致癌。而苯系挥发物会导致新生儿白血病。此外,各类生物污染包括病毒、细菌、虫螨甚至人体自身也会污染空气。
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,通过空气流通将其浓度控制在安全值以内,这是最合理的选择。缺乏有效通风的房屋,其室内VOC浓度将不能有效稀释和排出,威胁人体健康。
开窗通风也是有讲究的,希望居民多关注城市空气质量状况,低于“良”的情况下,不要长时间开窗;通风换气时间最好选在上午9时到11时,下午13时到16时之间。
相关链接:郑州空气检测